信息來源: 發布日期:2013-09-26 00:00:00 點擊量:21110
一、項目基本情況
連云港港徐圩港區二港池多用途碼頭后方作業區位于規劃徐圩港區二港池南側東端,依托二港池引堤工程進行建設。本工程新建圍堤總長2621m,形成陸域面積45.6737公頃;陸域使用高程7.0m,吹填標高9.0m,吹填方量485萬m3;堆場面積31.5萬m2,年貨運能力600萬T/年。本工程正堤采用爆破擠淤堤,1#、2#圍堤采用充填袋斜坡堤,堤頂寬度為8.0m,堤頂高程8.5m。本項目用海類型屬于交通運輸用海,用海方式為填海造地用海,用海面積約49.4990公頃。項目施工期24個月,總投資約59694.03萬元。
二、建設單位情況
建設單位:江蘇方洋集團有限公司
通訊地址:連云港市徐圩新區海堤路1號
聯 系 人:陸波
聯系電話:0518-82256057 郵編:222046
三、環評單位情況
單位名稱:南京師范大學
聯 系 人:徐文健
聯系電話:15005187941 郵編:210023
聯系地址:南京市文苑路1號南京師范大學地理科學學院
E-Mail:xuwenjian@sina.com
四、環評主要結論
1、符合海洋功能區劃及其它規劃
根據《江蘇省海洋功能區劃(2011-2020)》,本工程位于徐圩港口航運區(A2-04),選址符合海洋功能區劃。同時,項目用海符合《江蘇沿海地區發展規劃》、《連云港港總體規劃》、《連云港城市總體規劃》和《徐圩港區總體規劃》。
2、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和可達性
對施工和運營過程加強了污染控制和采取了有效的治理措施:
(1)減少固廢污染影響
固體廢物集中后交由當地環衛部門處理。施工場地的生活垃圾應及時收集、清運,納入市政環衛統一處理。施工中產生的建筑垃圾應及時處理,不得長期堆積,能回用應及時回收,不能回收利用的應運垃圾場處置,以免污染海域環境。
(2)嚴格控制溢流口泥漿濃度
吹填過程中的外溢泥漿入海后的污染問題將直接影響到工程區附的海水水質,泥漿在充填袋內應有足夠的沉淀時間,保證回排清水的懸浮物濃度達標,使排水變得較為澄清再從溢流口排出。
(3)合理安排吹填施工的進度
為減少其施工活動的影響程度和范圍,施工單位在制定施工計劃、安排進度時,應充分注意到附近海域的環境保護問題,施工時應重視對環境敏感目標的保護。
(4)提高防患意識,重點地段實施加固強化手段
在惡劣天氣條件下,如風暴潮、臺風及暴雨時,應提前做好安全防護工作,對工程重點地段實施必要的加固強化手段,以保證有足夠的強度抵御風浪等的影響,避免發生工程損毀導致泥漿外溢的泄漏污染事故。
因此,本工程施工期和營運期污水不會對周邊海域產生較大影響。
3、環境影響評價結論
(1)水動力與地形沖淤環境影響分析
本工程位于徐圩港區二港池多用途碼頭后方,受徐圩港區防波堤掩護,工程實施僅造成工程附近局部范圍漲落潮流速流向有所改變,對防波堤外側海域基本沒有影響。工程建設引起的地形沖淤影響也主要在工程附近局部區域。
(2)施工期環境影響分析
施工懸浮物不會對環境保護目標產生直接影響;且施工一旦結束,懸浮物對本工程周圍水域的影響也隨著之消失。
施工期廢水影響主要來自船員生活污水和施工船舶油污水。本工程的施工船舶包括進行爆破擠淤等施工的港作船,運送石料的運輸船,施工船舶總數約為8艘,平均每艘船上人員按照20人計算,每人每天污水量按80L估算,船員生活污水發生量約為12.8m3/d,由船舶配備的污水處理設施處理滿足《船舶污染物排放標準》的標準要求后排放,對未配備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或船舶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失效而又需在港排放的船舶生活污水進行接收并排入污水管網。
施工船舶油污水較少,油污水的產生量按0.4噸/天?艘計,約為3.2m3/d,則石油類的發生量約為16kg/d,船舶油污水接收后送陸域統一處理。
經過以上的處理后,工程施工期產生的各種污水對水環境影響不大。
(3)營運期環境影響分析
根據工程分析,本工程營運期主要污水為人員生活污水和堆場含塵污水,生活污水和含塵污水經本工程新建污水處理站處理達標后全部回用做堆場噴淋除塵,不會對周邊海洋水質環境造成影響。
(4)沉積物環境影響分析
本項目在施工過程中產生的懸浮泥沙來自海底,由于工程的施工,可能會使泥沙的位置發生少量的移動,因此,不會改變工程海域沉積物的質量。
本項目施工船舶污水不外排,對海域水質的影響不大,對沉積物環境基本上沒有影響。此外,施工中將船舶生活垃圾統一收集、清運至垃圾處理廠處理,避免直接排入海域,工程海域沉積物的質量基本不受影響。
綜上所述,本項目施工期對海域沉積物環境影響不大。
(5)對環境敏感目標影響分析
本工程建設引起的水動力、地形沖淤變化集中于工程附近區域,對距離較遠的各環境敏感目標影響較小。工程爆破擠淤及吹填溢流作業產生懸浮泥沙擴散主要在工程附近局部區域,對港區外側的養殖用海等環境敏感目標影響甚微。
(6)海洋生態環境影響預測與評價
本工程占用灘涂49.4990公頃,占用海域底棲生物將永久喪失,參照《建設項目對海洋生物資源影響評價技術規程》(SC/T 9110-2007),以20年計算損失補償。底棲生物損失量為455.5393t。同時,施工建設會給漁業資源帶來一定影響。
4、總結論
綜上所述,連云港港徐圩港區二港池多用途碼頭后方作業區是促進徐圩港區發展的重要工程,符合江蘇省海洋功能區劃及相關規劃要求,工程社會、經濟效益明顯。工程建設的主要環境影響包括對海水水質、海洋生態和漁業資源的影響,可通過實施污染防治和資源生態補償等措施予以緩解。在全面落實本報告提出各項環保對策、資源生態補償措施的前提下,工程建設從海洋環境保護角度出發是可行的。
五、征求公眾意見的范圍和主要事項
1、征求公眾意見的范圍考慮以擬建項目所在地方圓10km范圍內的公眾為主,其它公眾為輔的原則。
2、公眾在提出意見時,應本著客觀、公正的原則。
3、對本項目建設如有較大疑義或持反對意見,請在公告期間向現場工作人員提出質疑。
4、為了更好的進行意見反饋,請留下您的具體聯系方式。
六、征求公眾意見的具體形式
1、咨詢或口頭向現場工作人員提出建議
2、填寫公眾參與調查表
3、將書面意見投入現場的意見收集箱
4、以信函形式向評價單位或建設單位提出意見
七、公眾提出意見的起止時間
公告不少于七日,自公告之日起七日內,建設單位及環評單位將為公告提供相關資料查詢、查閱服務。
公眾對建設項目有環境保護意見的,應當自本公告之日起十日內,可同時向建設項目單位或環境影響編制單位提出。
八、公眾提出意見的主要方式
在本公告公示期間,公眾可以選擇以下方式中的一種或多種提出意見。
(1) 向現場工作人員進行口頭建議。
(2) 填寫現場所提供的公眾參與調查表。
(3) 采取書面形式將所提意見投入現場的意見收集箱。
公告發布單位:江蘇方洋集團有限公司